河南面试考题

首页 > 河南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考题

河南公务员面试考题:2011河南公务员面试考题解析

华图教育 | 2012-10-31 17:43

收藏

  综合分析能力,是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中重要的一种题型,由综合和分析两个部分组成。综合分析题的测评要素是考查考生能否对问题的本质做出明确、全面、透彻的分析判断。对事物既能从宏观方面总体考虑,又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其各个构成部分,同时注意整体部分之间及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综合分析类题目分为现象类综合分析题和观点类综合分析题目。

  现象类综合分析题常常围绕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社会关注的事物出题,要求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此类题目可以依据如下思路进行作答:扣题(述背景或破本质)→分析(谈影响或析原因)→对策(谈措施或提方案)→升华(结合自身岗位或联系政策理论或展望未来方向)。结合2011河南省考的一道面试考题,运用以上解题思路,进行详细解析:

  【例】前几年很多年轻人纷纷逃离北上广,后来又都回去,谈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试题类别】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目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目,对于“前几年很多年轻人纷纷逃离北上广,然后又都回去”这种社会现象,考生应该理性认识,主体部分主要分析原因,谈解决对策。

  【参考要点】

  1.扣题(述背景)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年轻人曾经一度掀起逃离北上广的热潮,然而时过境迁,怀着对二、三线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无奈重新撤回北上广。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对于带着种种无奈的年轻人逃回北上广的现象,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2.分析(析原因)

  (1)曾经受到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资源丰富、信息庞大以及生活、工作条件优越的吸引,年轻人倾向于留在一线城市寻找发展的机会。然而,回到二、三线城市之后,年轻人越发感到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工作压力并不如想象中的小,反而收入少很多,生活并不惬意。

  (2)相对比大城市,二、三线城市虽然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在产业布局、产业机构以及创新体系等方面仍有待发展,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发展空间有限,这与回到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的美好设想并不相符。

  (3)虽然二、三线城市没有大城市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然而“拼爹”现象却成为年轻人自由发展的阻碍,人情、关系充斥在生活和工作当中,让一些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4)二、三线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信息化程度与一些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习惯相比差距明显,医疗服务以及教育水平让年轻人仍感不足,精神生活匮乏迫使部分年轻人逃回北上广。

  3.对策(谈措施)

  一线大城市物质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高度集聚必然带来资源过剩,从而影响二、三线城市发展对于人才等资源的需求,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应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

  (1)国家应注重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正确引导,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各行业、各系统人才的合理流动,尤其重视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布局,提升经济结构,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发展机会;

  (2)要更加重视二、三线城市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赋予年轻人平等的发展机会,搭建更大就业与创业平台,重视人才、关怀人才和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满足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作为热血青年集聚的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更应该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满足年轻人身在异乡的社会保障需求,使得年轻人在一线大城市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的同时,生活更惬意,工作更激情。

  4.升华(展望未来)

  对于逃离“北上广”到撤回“北上广”这种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相信通过国家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年轻人自身客观真实的自我认识,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为国家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华图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针对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目,考生可以通过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关注社会热点,网民评论,按照上述的“四步走”,通过多积累、多思考、多总结的方式积极备考,相信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飞跃的进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