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选调生备考技巧

首页 > 河南选调生考试 > 备考技巧

2014河南选调生考试言语理解并列结构的应对策略

华图教育 | 2013-12-13 11:21

收藏

  对于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言语类的题目,相信很多考生在看到之后有很多不同的反应,有的考生会对此不屑一顾,有的考生则会相信运气。当然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行测考试,也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每种考试都有分数低的作为参考标准。很多考生向我反映,明明感觉自己的答题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成绩公布之后总是不理想,在参考过各个版本的参考答案之后,感觉,言语类的题目,跟自己曾经想象的不那么一样。

  公务员考试题目,是作为对考试者进行的能力测验,所以每一个测试者在试卷上的表现肯定是原始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在考试中表现的好一些,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战。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准备。

  2013-选调生考题: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B. 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 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 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答案解析:根据做题顺序原则,首先观察题目的问法。“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主旨”,其实这就是在提示这道题目考察的就是考生概括文段的能力。我们来看题目,在文段当中,首句“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背景,之后就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详细列举。“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这两句话说明了两位作家的相似之处,都很伟大,都写剧本,但是写的不一样。好了,后面就开始举例子了,“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通过举例子,详细说明了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且两个例子的成分和功能是呈典型的并列结构的。所以我们用管用的应对并列结构的方式来看,就是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得出答案为“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总之,在即将到来的面试考试之前,考生还是要真抓实干的复习,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来临的选调生考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行测笔试考试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所以相应的准备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预祝各位考生旗开得胜,胜利而归!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