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考试考题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考试 > 考试考题

2014年管城区招教考试考题及答案

河南华图招教考试网 | 2015-05-18 14:30

收藏

  一、单选

  1、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是( )。

  A.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优化理论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教学五阶段论 D.杜威的

  2、板书的设计策略错误的是( )ac

  A.形式标准 B.提炼准确C.形象实用 D.形式美观

  3、对未成年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 )

  A.当地人民政府 B.父母或其监护人 C.学校D.教育行政部门

  4、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是( )

  A.杜威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5、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 C )等步骤。

  A、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B、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C、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D、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6、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的反应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

  1.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2.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4.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12 B.34 C.24 D.134

  二、多选

  1、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

  2、体现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有( )

  A.职业道德 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C.教学设计与实施 D.交流与反思

  三、判断题

  1、“ 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指的是同一个学制。

  2、教学反思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3、提出教学合一的是蔡元培。

  4、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5、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6、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的语气、表情、停顿、手势、走动等行为是动作技能。

  7、传授——接受式是现代教学中具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

  四、简答题

  与传统相比,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论述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请就这句话进行论述。

  六、案例分析

  (小学)案例:芊芊是个内向的学生,没有什么特长,其他同学都分别展示,他坐一边。杨老师过去问她怎么了亲亲拍着她的肩膀,芊芊说她会削苹果算不算特长,老师说当然算。然后他表演了,老师夸他不错,她削的有一米长,于是老师还让她当了劳动委员班干部之类的吧,她性格就开朗了很多。

  请你以上述案例分析杨老师的做法?

  (中学)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

  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七、作文

  (小学)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结合社会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中学)作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单选

  1、C

  2、A

  3、B

  4、B

  5、C

  6、C

  二、多选

  1、无 2、ABC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四、简答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开放型的教师。

  五、论述题

  (1)“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学习一定的内容,面对一定的学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路径和教学步骤

  (2)“教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方法,一切都因人、因情而定,教学的艺术性也正体现在这里。“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贵在得法”,就是说教学方法运用得恰到好处,这就是教学艺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以及个性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做到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六、案例分析

  (小学)案例:(1)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2)因材施教;(3)新课改,教师行为强调尊重和赞赏;(4)现代学生观 (具体阐述略)

  (中学案例答案)丁老师在对学生教学中运用“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方法,体现了丁老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技巧,他善于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的过程,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运用方法去纠正,体现了一些教育教学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1)遵循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不同;不同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同的;不同个体的个性心理不同;差异性还表现在全体间。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以展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面的影响。其研究对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在班级教学时,教师要同时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相近,但他们个别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教师传授的教材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技术,只有兼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丁老师认识到学生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以不同的教育内容,顺应了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学上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分组教学

  丁老师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其目的在于克服班级授课条件下难以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等缺陷。分组教学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因缺乏操作手段和技术,“因材施教”只是作为一条教学原则高悬着。我们用差异教学理论去分析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两种有效的操作方式: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案例展示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同时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3)运用了巩固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丁老师将学习的顺序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相互结合在一起,注重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地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在运用时间策略上也较为恰当。学习一段时间,巩固一段时间,使学习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和巩固,符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规律。

  七、作文

  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