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支一扶招考信息

首页 > 河南三支一扶考试 > 招考信息

消息:2017年河南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即将开始

洛阳人事 | 2017-06-08 16:04

收藏

  现在正值毕业季,不少人为找工作伤透了脑筋,今天给你们指条路~

  

 

  2017年河南省共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服务人员800名,其中支教169名,支农122名,支医147名,扶贫162名,水利42名,社会保障基层服务158名。服务期限为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

  

 

  什么是三支一扶呢?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2年。开展“三支一扶”工作是国家为进一步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进行锻炼的重要举措。  

  哪些人可以报呢? 

  2017年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择业期内(2015年、2016年)离校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

  国家更重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79号)明确,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 

  保障更有利

  服务期内工作生活补贴标准为专科生不低于1750元/月、本科生不低于1850元/月、研究生不低于1950元/月。

  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安家费补贴。

  为每名“三支一扶”人员落实各项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从“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中代扣代缴。

  按有关规定做好人事档案、党团关系、集体户口等管理服务工作。

  “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其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

  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

  参加“三支一扶”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政策更支持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全部落实事业编制。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自愿留在服务单位的,在单位编制限额内,经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申报,同级编制、人社部门审核,报政府有关领导审定,在核定的事业单位编制内办理入编及聘用手续,并逐级上报编制、人社部门备案,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岗位、工资等相关待遇。如服务单位无编制空缺的,在本县(市、区)缺编事业单位范围内聘用。

  按规定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政策。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61号)和《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42号)等文件要求,落实从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优先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政策。

  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三支一扶”人员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有关规定的支医人员,由服务地相应医疗机构出具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帮助办理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手续,确保他们能顺利参加考试。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同等享受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优惠政策。在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范围内,符合规定条件的,同等具有报考资格。

  支持继续学习深造。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入学资格。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 

  往年历史数据

  

 

  考试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

  

  专属福利大咖云集助力三支一扶考生系列直播课程安排

  


文章来源于网络,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TkxMDUxNA==&mid=2247486733&idx=2&sn=e4cddcb50a9b524f7e406e8edbdbae0a&chksm=96e7fc90a1907586c9c51da008490b3abf811b2bca2cc111d570001a9fe3aa57bbf7369df5cc&mpshare=1&scene=1&srcid=0608k0YozIW8luhLhdHEjR7P#r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