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军转干考试大纲

首页 > 河南军队文职考试 > 招考信息 > 考试大纲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大纲:文学类-汉语言文学

华图教育 | 2019-03-15 14:22

收藏

  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文学类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二〇一八年六月

  为便于应试者充分了解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的测查范围、内容和要求,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目的

  主要测查应试者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水平,以及语言的运用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二、测查范围

  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考试为应聘院校、创作室和文工团等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文学创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文职人员岗位者设置,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测查范围主要包括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创作论、经典作品赏析。

  三、考试方式和时限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 120分钟。

  四、试卷分值和试题类型

  试卷满分为 10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 语言学概论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语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阐释汉语诸要素的结构特点及发展演变规律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掌握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语言符号的性质与特点、音位的组合与聚合、语义的组合与聚合、语法的组合与聚合、语言的分化与接触等知识。

  本篇内容包括语言的本质、语音、词义、语法、文字、语言的发展演变等。

  第一章 语言的本质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二、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符号;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二章 语音

  一、语音四要素

  音高;音长;音强;音质。

  二、音素的发音特征

  元音及其发音特征;辅音及其发音特征。

  三、音位的组合与聚合

  音位的对立和互补;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音节。

  第三章 词义

  一、词汇与词义

  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词的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

  二、词义的聚合

  多义词;词义派生的条件;隐喻和转喻;同义词;反义词。

  三、词义的组合

  词语搭配的条件;词义和语境。

  第四章 语法

  一、语法和语法单位

  语言结构的规则性;词与语素、短语的区别。

  二、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短语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句法组合的层次性、递归性。

  三、聚合规则

  词类的划分;形态变化的主要形式;语法范畴。

  四、语言的结构类型与普遍特征

  语言的结构类型;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 文字

  一、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及其作用;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二、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

  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演变

  一、语言分化

  语言演变的特点;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二、语言统一

  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共同语。

  三、语言接触

  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语言的融合;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第二篇 古代汉语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古代汉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系统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阅读和理解古代典籍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熟悉古代汉语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古书中的用字、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等知识。

  本篇内容包括文字、词汇、语法等。

  第一章 文字

  一、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演变。

  二、古书中的用字

  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

  第二章 词汇

  一、常用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义引申的途径。

  第三章 语法

  一、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

  二、判断句

  判断句的特点;判断句的常见形式。

  三、否定句

  否定句的特点;否定句的常见形式。

  四、疑问句

  疑问句的特点;疑问句的常见形式。

  五、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宾语前置句的常见形式。

  第三篇 现代汉语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能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现代汉语的性质与地位、声母与韵母、构词与词义、层次分析法、特殊句式、常用辞格等知识。

  本篇内容包括现代汉语概况、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

  第一章 现代汉语概况

  现代汉语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地位;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二章 语音

  一、声母与韵母

  声母的发音与辨正;韵母的发音与辨正;押韵与韵辙。

  二、声调与音节

  调值与调类;普通话的声调;声调辨正;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三、音变与节律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普通话节律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词汇

  一、构词法

  语素与词;现代汉语词语构造的基本类型;词与短语的关系。

  二、词义系统

  词义的性质与发展;概念义与色彩义。

  第四章 语法

  一、汉语语法特点

  语法的基本特征;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二、词类

  词类划分的标准;实词;实词的运用;虚词;虚词的运用。

  三、短语的类型

  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并列短语;同位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

  四、层次分析法

  句法结构的基本概念;层次分析法的三个原则;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五、特殊句式

  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

  六、复句

  复句的类型;多重复句的层次划分;紧缩复句。

  第五章 修辞

  一、修辞概说

  修辞;修辞和语境;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二、词语的锤炼

  意义的锤炼;声音的锤炼。

  三、句式的选择

  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四、常用辞格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其他常用辞格。

  五、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的连用;辞格的兼用;辞格的套用。

  第四篇 文学概论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文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了解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发生原理与发展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及分类、文学风格流派和鉴赏批评等内容。

  本篇内容包括文学活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等。

  第一章 文学活动

  一、文学作为活动

  活动与文学活动;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二、文学活动的属性

  文学的含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文学创造

  一、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二、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三、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文学的真实;文学的伦理与情感;美的创造。

  第三章 文学作品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典型;意境;文学意象。

  三、叙事性作品

  叙事;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四、抒情性作品

  抒情;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方式。

  五、文学风格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风格的定义及其内涵;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文学风格与文化。

  第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

  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二、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接受的发生;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高潮。

  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文学批评的模式;文学批评的实践。

  第五篇 中国古代文学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掌握程度。在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础上,应试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学感受力和文学史意识,能对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合理解读。

  要求应试者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知识,准确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本篇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

  第一章 先秦文学

  一、《诗经》

  《诗经》的成书、体制、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历史散文

  《左传》的叙事特点;《国语》的文学成就;《战国策》的语言艺术;先秦历史散文对后

  世文学的影响。

  三、诸子散文

  《论语》的语录体特点;《孟子》的论辩技巧和文风;《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达。

  四、楚辞

  楚辞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楚辞的编纂;屈原的生平和思想;《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秦汉文学

  一、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贾谊的政论文。

  二、西汉辞赋

  枚乘《七发》的继承与创新;司马相如大赋的特征。

  三、《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体例、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史记》的地位和影

  响。

  四、两汉乐府诗

  乐府诗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乐府诗的叙事技巧。

  五、《汉书》

  班固及《汉书》的成书;《汉书》与《史记》在体制、风格上的异同。

  六、东汉文人诗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诗歌

  曹操的诗风;曹丕与七言诗;曹植的诗歌成就;建安七子;建安风骨。

  二、陶渊明

  陶诗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渊源;《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三、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南北朝民歌不同风格的成因。

  四、谢灵运

  山水诗兴盛的原因;谢灵运山水诗特色。

  五、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志怪与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世说新语》的编撰和文学成就。

  第四章 唐代文学

  一、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二、盛唐诗歌

  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诗;王昌龄、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三、李白

  李白古题乐府和绝句的特色;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四、杜甫

  杜甫对律诗的开拓;杜诗的艺术风格;杜诗的地位与影响。

  五、白居易及中唐诗歌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中唐其他诗人及其作品。

  六、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征。

  七、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八、唐传奇

  唐传奇的叙事特征及艺术成就。

  九、晚唐五代词

  词的起源;温庭筠及其《花间集》;李煜及其代表作。

  第五章 宋代文学

  一、北宋诗文

  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欧阳修诗歌的风格;王安石散文的风格;王安石诗歌的特点。

  二、北宋前期词

  晏殊、欧阳修对五代词风的因革;范仲淹、张先等人对词境的开拓;柳永词的新变。

  三、苏轼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四、江西诗派

  黄庭坚诗歌的人文意象;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五、北宋中后期词

  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及其代表作。

  六、李清照

  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论与女性情怀的展示。

  七、南宋诗

  陆游诗歌的特点;杨万里的“诚斋体”。

  八、辛弃疾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词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元代文学

  一、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单刀会》的艺术结构;《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悲剧。

  二、王实甫

  《西厢记》对莺莺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艺术。

  三、白朴和马致远

  《梧桐雨》的意蕴;《墙头马上》的人物形象;《汉宫秋》的主题。

  四、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意蕴与艺术成就;四大南戏。

  五、元代散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元前期散曲创作;元后期散曲创作。

  第七章 明代文学

  一、《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版本、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影响;历史演义。

  二、《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水浒传》的成书、作者、主题思想、传奇英雄群像;英雄传奇。

  三、汤显祖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影响。

  四、《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西游记》中的哲理意蕴;《西游记》的奇幻美与诙谐性;神魔小说。

  五、《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金瓶梅》对封建末世世俗人情的写照;世情小说。

  六、“三言”“二拍”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八章 清代文学

  一、《长生殿》与《桃花扇》

  《长生殿》的意蕴;《桃花扇》的历史反思与征实精神。

  二、《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建构及其内涵;《聊斋志异》对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聊斋志异》对后世的影响。

  三、《儒林外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儒林外史》对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四、《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叙事艺术及影响。

  五、黄遵宪、梁启超与清末文学改良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梁启超与新文体。

  六、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对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官场解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对社会诸相的写真;《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孽海花》的三重意蕴。

  第六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掌握程度。在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上,应试者应能充分领悟作家作品的精神品格和艺术魅力,并结合作家作品研究的新趋向、新成果,用当代审美眼光评析作家作品。

  要求应试者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掌握各时期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正确把握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风格,同时认识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

  本篇内容包括“五四”及 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50~60年代文学、80~90年代文学、港台文学、军事文学等。

  第一章 “五四”及 20年代文学

  一、五四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新文学社团与流派;20年代文学论争。

  二、20年代小说

  鲁迅的创作道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郁达夫的小说。

  三、20年代新诗

  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

  四、20年代戏剧和散文

  20年代戏剧创作;田汉的创作及其在现代戏剧史上的贡献;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野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30年代文学

  一、30年代文学思潮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人文主义文学思潮;30年代文学论争。

  二、30年代小说

  茅盾的创作道路;《子夜》的主题、人物和结构艺术;老舍的创作道路;《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巴金的创作道路;《激流三部曲》深刻的反封建意义;沈从文的创作道路;《边城》的人性美、人情美;丁玲、张天翼的小说;新感觉派小说。

  三、30年代诗歌、戏剧和散文

  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雷雨》《日出》;曹禺的戏剧艺术成就;鲁迅和 30年代杂文;30年代小品散文。

  第三章

  40年代文学

  一、40年代文学思潮

  40年代文学论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二、40年代小说、诗歌和戏剧

  钱钟书与《围城》;现代通俗小说与张恨水;艾青诗歌的艺术成就;九叶诗派;郭沫若的

  历史剧;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东北作家群。

  三、解放区文学创作

  解放区文学创作概况;赵树理、孙犁等的小说;歌剧《白毛女》;长篇叙事诗的成就。

  第四章

  50~60年代文学

  一、50~60年代文学思潮

  50~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二、50~60年代小说

  柳青、梁斌、杨沫等的长篇小说;李准、茹志鹃等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百花文学”。

  三、50~60年代诗歌、戏剧和散文

  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关汉卿》的两重主题及艺术构思;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艺术风格。

  第五章

  80~90年代文学

  一、80年代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的文艺复苏;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二、80年代小说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茹志鹃、宗璞、莫言等对西方现代小说形式的借鉴;韩少功、阿城等的寻根小说;刘索拉等的现代派小说;马原、余华等的先锋小说;池莉、方方、刘震云等的新写实小说;王朔的小说。

  三、80年代诗歌和戏剧

  80年代新诗概况;朦胧诗;沙叶新的戏剧;巴金的《随想录》。

  四、90年代文学思潮

  90年代文学转型;后现代主义与探索中的新思潮;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五、90年代小说

  陈忠实等的新历史小说;王安忆等的女性小说;张承志等的文化道德小说。

  六、90年代诗歌和散文

  90年代诗歌;90年代散文。

  第六章 港台文学

  一、香港文学

  香港文学概况;金庸的武侠小说;刘以鬯的《酒徒》;董桥的散文。

  二、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概况;日据时期的乡土小说;白先勇的小说;陈映真的小说;余光中的诗歌。

  第七章 军事文学

  一、建国后十七年的军事文学

  “十七年”军事文学概况;《保卫延安》等军事小说;李瑛、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军

  事诗歌;《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军事非虚构创作;《万水千山》等军事戏剧。

  二、新时期的军事文学

  新时期军事文学概况;李存葆、莫言、阎连科等的军事小说;钱刚、刘亚洲等的军事非虚构创作。

  三、新世纪以来的军事文学

  新世纪以来军事文学概况;朱秀海、徐贵祥、裘山山、兰晓龙、石钟山等的军事小说;李亚、王凯、裴指海、曾剑等“新生代”军旅小说;王久辛、辛茹、马萧萧等的军事诗歌;王树增、余戈等的军事非虚构创作;《马蹄声碎》《我在天堂等你》等军事戏剧。

  第七篇 外国文学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外国文学的掌握程度。在系统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础上,应试者应能独立分析和品评各类外国文学作品,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要求应试者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作家的创作及艺术成就,掌握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的作品,做到审美鉴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全面系统地认识外国文学历史全貌。

  本篇内容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文学等。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荷马史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古希腊悲剧的特点;古罗马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家。

  二、古代亚非文学

  《圣经》文学的特征;印度两大史诗的特点。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一、中古亚非文学

  中古亚非文学的特点。

  二、欧洲中世纪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与类型;但丁的《神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及其特征。

  二、欧洲各国人文主义文学

  各国代表作家及其创作特点;莎士比亚的创作成就;塞万提斯的创作成就。

  第四章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一、概况

  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主张;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二、代表作家

  高乃依的创作成就;莫里哀的创作成就。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文学

  一、概况

  启蒙文学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代表作家

  卢梭的创作成就;歌德的创作成就。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概况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二、代表作家

  拜伦的创作成就;雨果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一、概况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二、代表作家

  司汤达的创作成就;巴尔扎克的创作成就;福楼拜的创作成就;狄更斯的创作成就;普希金的创作成就;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成就;易卜生的创作成就。

  第八章

  20世纪文学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各国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

  二、俄苏文学

  俄苏文学发展概况;高尔基的创作成就。

  三、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的特点和主张;各国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

  四、亚非文学

  现代亚非文学的发展;川端康成、泰戈尔的创作成就。

  五、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的特点和主张;各国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

  第八篇 文学创作论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文学创作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主要文学体裁的创作能力。

  要求应试者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等常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写作要点,能够运用创作基本原理进行文学创作。

  本篇内容包括文学创作总论、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小说创作、戏剧创作、影视文学创作等。

  第一章 文学创作总论

  一、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生活是作家的学校。

  二、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

  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创作主体的创造能力:观察力、审美力、想象力、表现力。

  三、文学创作的提炼与加工

  文学的典型性;典型人物的创造;典型形态的历史演变。

  四、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创作灵感。

  第二章 诗歌创作

  一、诗歌的含义、特点

  诗歌的含义;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

  二、诗歌的创作要点

  激情、灵感与审美感受;意象组合;意境创造;诗歌语言的锤炼;诗性思维特点。

  第三章 散文创作

  一、散文的含义、特点

  散文的含义;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分类。

  二、散文的创作要点

  散文的立意、构思;散文的笔调;散文的语言。

  第四章 小说创作

  一、小说的含义、特点

  小说的含义;小说的特点;小说的分类。

  二、微型小说的创作要点

  善于捕捉构思上的聚焦点;善于提炼、表现聚焦点;微型小说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戏剧创作

  一、戏剧文学的含义、特点

  戏剧文学的含义;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文学的分类。

  二、话剧剧本的创作要点

  话剧的情节与冲突;话剧的人物塑造;话剧的结构设计;话剧的对话艺术。

  第六章 影视文学创作

  一、影视文学的含义、特点

  影视文学的含义;影视文学的特点;影视文学的分类。

  二、影视文学的创作要点

  准确塑造银幕(屏)人物;恰当设计情节,安排场面;熟悉影视语汇。

  第九篇 经典作品赏析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中外影视经典作品的掌握程度。应试者应能在熟悉各类经典篇目的基础上,分析和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要求应试者了解中外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脉络,并能对不同历史时期经典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准确分析和评价。

  本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影视等经典作品赏析。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

  一、先秦经典作品

  《诗经》;《左传》;《战国策》;《国语》;《论语》;《孟子》;《庄子》;《离骚》。

  二、秦汉经典作品

  《谏逐客书》;《过秦论》;《长门赋》;《子虚赋》;《上林赋》;《史记》;《孔雀东南飞》;《汉书》;《古诗十九首》。

  三、魏晋南北朝经典作品

  《短歌行》;《燕歌行二首》;《赠白马王彪》;《咏史》;《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西洲曲》;《木兰诗》;《登池上楼》;《搜神记》;《世说新语》。

  四、唐代经典作品

  《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终南山》;《与诸子登岘山》;《从军行七首》;《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蜀道难》;《将进酒》;《长干行》;“三吏”;“三别”;《兵车行》;《秋兴八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秋词》;《长恨歌》;《琵琶行》;《李娃传》;《赤壁》;《无题》系列诗;《花间集》;《虞美人·春花秋月》。

  五、宋代经典作品

  《渔家傲·塞下秋来》;《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望海潮·东南形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临江仙·梦后楼台》;《满庭芳·山抹微云》;《鹧鸪天·重过阊门》;《兰陵王·柳》;《声声慢·寻寻觅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六、元代经典作品

  《单刀会》;《救风尘》;《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七、明代经典作品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牡丹亭》。

  八、清代经典作品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长生殿》;《桃花扇》;《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

  一、现代经典作品

  《呐喊》;《彷徨》;《野草》;《女神》;《沉沦》;《死水》;《子夜》;《骆驼祥子》;《家》;《边城》;《死水微澜》;《望舒草》;《湘行散记》;《雷雨》;《日出》;《大堰河》;《果园城记》;《小二黑结婚》;《围城》;《传奇》;《呼兰河传》;《财主底儿女们》;《九叶集》;《白毛女》。

  二、当代经典作品

  《创业史》;《红旗谱》;《红日》;《青春之歌》;《百合花》;《茶馆》;《关汉卿》;《李自成(第一卷)》;《郭小川诗选》;《舒婷的诗》;《干校六记》;《芙蓉镇》;《棋王》;《北方的河》;《活动变人形》;《平凡的世界》;《红高粱家族》;《古船》;《余光中诗选》;《白鹿原》;《尘埃落定》;《长恨歌》;《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历史的天空》。

  第三章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

  一、古代经典作品

  《俄狄浦斯王》;《圣经·旧约》;《摩诃婆罗多》。

  二、中世纪经典作品

  《沙恭达罗》;《源氏物语》;《一千零一夜》;《神曲》。

  三、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品

  《十日谈》;《堂吉诃德》;《哈姆雷特》。

  四、17~18世纪经典作品

  《伪君子》;《浮士德》。

  五、19世纪经典作品

  《抒情歌谣集》;《唐璜》;《白鲸》;《巴黎圣母院》;《红与黑》;《人间喜剧》;《包法利夫人》;《苔丝》;《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叶甫盖尼·奥涅金》;《罪与罚》;《战争与和平》;《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玩偶之家》。

  六、20世纪经典作品

  《虹》;《约翰·克里斯朵夫》;《老人与海》;《布登勃洛克一家》;《母亲》;《荒原》;《变形记》;《追忆似水年华》;《毛猿》;《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禁闭》;《等待戈多》;《第二十二条军规》;《百年孤独》;《雪国》;《吉檀迦利》。

  第四章 中外影视经典作品

  一、中国电影经典作品

  《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林家铺子》;《天云山传奇》;《少林寺》;《城南旧事》;

  《黄土地》;《高山下的花环》;《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芙蓉镇》;《老井》;

  《大腕》;《小武》;《十七岁的单车》;《苏州河》;《英雄》;《喜宴》;《卧虎藏龙》;《悲情城市》;

  《精武门》;《胭脂扣》;《纵横四海》;《花样年华》;《战狼》;《红海行动》。

  二、外国电影经典作品

  《党同伐异》(美国);《战舰波将金号》(苏联);《淘金记》(美国);《教父》(美国);《克莱默夫妇》(美国);《现代启示录》(美国);《公民凯恩》(美国);《罗马十一时》(意大利);

  《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铁皮鼓》(联邦德国、法国);《精疲力尽》(法国);《罗生门》(日本);《广岛之恋》(法国、日本);《阿甘正传》(美国);《勇敢的心》(美国);《辛德勒的名单》(美国);《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太极旗飘扬》(韩国);《钢琴课》(澳大利亚);《泰坦尼克号》(美国)。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