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科知识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资料 > 学科知识

2019下半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华图教育 | 2019-10-23 14:28

收藏

一、一词多义

1.故
虽有名马。《马说》 故:所以。
而知新。《〈论语〉十则》 故:学过的知识。
公问其故。《扁鹊见蔡桓公》 故:原因、缘故。
2.间
遂与外人隔。《桃花源记》间:隔开。
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间:夹杂。
又何焉 。《曹刿论战》 间:参与。
3.绝
以为妙。《口技》 绝:极点。
群响毕。《口技》 绝:停止、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桃花源记》绝:隔绝。
4.观
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观:观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观:景象、景观。
但坐罗敷。《陌上桑》观:看。
5.病
君之在肌肤。《扁鹊见蔡桓公》病:疾病、大病。
则久已矣。《捕蛇者说》病:困苦不堪。
6.书
一男附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书:信。
乃丹帛曰。《陈涉世家》书:写。
7.上
使外见兵。《陈涉世家》上:皇上
衣裳口中食。《卖炭翁》上:身体上的。
8.见
昨日军帖。《木兰诗》见:看见。
曹刿请。《曹刿论战》见:拜见。
才美不外。《马说》见:通“现”,显露。
9.比
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比:靠近。
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比:等到。
10.少
宾客意舒。《口技》少:稍微。
时,一狼径去。《狼》少:一会儿。
陈涉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少:年轻的。
11.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狼》从:随从,跟随。
小惠未徧,民弗也。《曹刿论战》从:顺从,听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民欲也。《陈涉世家》从:顺从。
1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人。《曹刿论战》分:分给,分配。
舟首尾长约八有奇。《核舟记》分: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小。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也。《出师表》分:分内,名分。
13.世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矣。《捕蛇者说》世:父子相继为一世。
问今是何。《桃花源记》世:时代,朝代。
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世:世上。
14.业
先帝创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业:事业,功业。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桃花源记》业:职业。
15,达
指通豫南,于汉阴。《愚公移山》达:到,达到。
不求闻于诸侯。《出师表》达:做官,显贵。

二、古今异义词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来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
古义:穷尽。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
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
7.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无比憎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9.开张  
古义:扩大。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涕  
古义:泪。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1.兵  
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例句:甲已足。(《出师表》)
12.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3.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居  
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5.走  
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扁鹊见蔡桓公》)
16.汤  
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两小儿辩日》)
17.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人近。(《两小儿辩日》)
18.但  
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9.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0.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种树郭橐驼传》)

三、通假字

1.固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通“已”:已经。
2.苟富贵,相忘。(《陈涉世家》) “无”通“毋”:不要。
3.为天下。(《陈涉世家》) “唱”通“倡”:倡导,发起。
4.将军身坚执锐。(《陈涉世家》) “被”通“披”:穿着。
5.对镜花黄。(《木兰诗》) “帖”通“贴”:粘上。
6.出门看伴。(《木兰诗》) “火”通“伙”:伙伴。
7.卧右膝,右臂支船。(《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8.舟首尾长约八分奇。(《核舟记》) “有”通“又”:还有。
9.盖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10.虞山王毅叔远刻。(《核舟记》) “甫”通“父”:男子美称。
11.秦伯,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说”通“悦”:高兴。
12.失其所与,不。(《烛之武退秦师》) “知”通“智”:聪明,有智慧。
13.张良出,项伯。(《鸿门宴》) “要”通“邀”:邀请。
14.赢粮而从。(《过秦论》)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15.终老不复。(《孔雀东南飞》)“取”通“娶”:娶妻。

四、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焉用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亡:使……灭亡。
(2)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王:使……做大王。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秦。(《过秦论》)
弱:使……削弱。
2.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妾之我者,畏我也;客之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认为……美。
(2)名词的意动用法
鱼虾而麋鹿。(《赤壁赋》)
:原为名词,这里用作意动,以……为伴侣。
:原为名词,这里用作意动,以……为朋友。
3.名词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用动词
沛公霸上。(《史记•项羽本纪》):原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驻扎。
(2)方位名词用动词
秦师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原为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东行走。
4.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
四方之士来者,必礼之。(《国语·勾践灭吴》)在庙堂上。
(2)表示工具或依据
卷天下,举宇内,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席:用席子。
像包裹一样。
像口袋一样。
(3)表示比喻
天下应,赢粮而从。(《过秦论》)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4)表示对人的态度。
人皆得以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把……当作奴隶;像奴隶一样。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与……交好。
6.形容词用作名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乏困:缺少的东西。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