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支一扶备考技巧

首页 > 河南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技巧

河南三支一扶公共基础辅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华图教育 | 2013-06-04 15:45

收藏

  推荐:河南三支一扶招考  培训辅导课程 河南三支一扶考试辅导资料  Q群:247041660

     2013年河南全省公职考试信息汇总 订阅手机报:网罗所有招考信息、考试资料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中(限购1000套)

  一、时代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1.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2.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二、科学含义、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1.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2)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3)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加,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5)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7)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8)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9)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3.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2.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四、构建和谐社会四大要点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