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备考指导

首页 >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河南黄委会招聘考试 > 备考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抗日战争(1)

| 2020-04-29 23:00

收藏

本篇内容华图事业单位()提供-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抗日战争(1)。

一、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抗日战争介绍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随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制定的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19日上午,日军占领沈阳全城。之后,日军迅速占领东三省。

(2)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多次力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屡被拒绝的情况下,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县城及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爆发。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提出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抗日战争相关练习题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华图解析()】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