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和研究学生 | 地位 | 前提和基础;首要环节 |
内容 | 个人;群体关系;学习和生活情境 | |
方法 | 观察法(最常用、最基本),书面资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法,问卷法 | |
要求 | 全面把握、真实准确把握、持续进行、一分为二等 | |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地位 | 中心环节,首要任务 |
开展 |
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基础)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重要保证)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重要标志) |
|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面向的是全班每一位同学 | |
优秀生 |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鼓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 |
中等生 | 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 |
后进生 |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长善救失;(4)提高自我效能感;(5)抓反复,反复抓 |
|
4.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 ||
5.操行评定 | 概念 | 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
步骤 | 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 |
原则 | 客观性、激励性、个性化、全面性 | |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 工作计划 | 学期计划、月计划或周计划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
工作总结 | 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 |
7.建立学生档案 | 环节 | 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 |
8.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