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应具有的规定性是( )。
A.时效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B.灵活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C.时效性、具体性、预测性、灵活性
D.时效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2.某小学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采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是( )。
A.锻炼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榜样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5.个体能够自觉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的特点。课程目标的特点:时效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3)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践的,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故本题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题目中,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属于说服法。故本题选B。
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熟练阶段的特点。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在此阶段,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C。
4.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故本题选D。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题干中,能够自觉抵抗外界诱惑体现了个体坚强的道德意志。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