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病毒
①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 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②特征: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等特点。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 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 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 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查杀病毒软件检查出少数病毒,隐蔽 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 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③分类
①根据破坏性划分 良性病毒:指其不包含能够对计算机系统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代码。 恶性病毒:指在其代码中包含有损伤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在其传染或发作时会对 系统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
②根据传染方式划分 引导区型病毒:主要通过软盘在操作系统中传播,感染引导区,蔓延到硬盘,并能感染 到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 文件型病毒:主要对计算机的源文件进行修改,使其成为新的带毒文件,运行在计算机 存储器中,通常感染扩展名为 com、exe、sys 等类型的文件。 宏病毒:指用 BASIC 语言编写的病毒程序寄存在 Office 文档上的宏代码。宏病毒影响 对文档的各种操作,通常感染扩展名为 docx、xlsx、pptx、dotx 等类型的文件。 混合型病毒:它具有引导区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两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