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内容的区别
一、考试科目异同
公务员考试考察内容为《申论》、《行测》两科,事业单位考试总体上分三大科目:《职测》、《综合》和《公基》。
其中,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职测》与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题型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到《行测》中尤其和事业单位A类的《职测》有很大相似之处,同学们学起来也有一定学习基础。
二、考试内容侧重不同
例如数学运算,国考以及其他公务员考试考查最值问题几率高,在事业单位中考查计算问题几率比较高,计算问题与最值问题相比,难度就非常低了,事业单位本身考查的知识点难度相对较低,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事业单位的考查难度相对国考也是比较低的。
再例如排列组合的数学运算题型,在事业单位中更侧重基础概念的考查,在国考及公务员考试中除了考查基础概念,更加侧解题方法的考查。所以,从考试内容的侧重方面反应出的国考难度高于事业单位。
拓展资料: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申论考试差异
1、材料字数和试题数量不同
常规申论试题即公务员申论试题,材料一般在6000字左右,要求结合给定材料,回答3——4个题目。而小申论一般给定材料在2000字左右,2——3题目,与公共基础或行测主观题合在一张试卷上。
2、材料选择不同
常规申论的材料往往是来自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来源广泛,如政府文件、社会时评、报刊杂志等等,这些材料尽管纷繁复杂,但大多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主题,并不会特别的深奥或者晦涩。
而事业单位考试中综合写作的材料设置则相对有些晦涩,许多综合写作题的材料往往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考生,让考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中心观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3、考查核心不同
常规申论考查五大核心内容,即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综合分析、文章写作。小申论考核方法同常规申论相比,只是在考试形式、分值、材料篇幅、题量及试题难度等方面更简单些,题型涉及概括、对策、公文、综合分析、文章写作5个题型中的2——3个。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内容的区别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华图教育官网!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先后建立起夏朝、商朝和周超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标志,一般认为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国家形成的重大事件是( )A.启建立夏
B.禹建立夏
C.秦始皇建立秦朝
D.秦始皇建立秦国
【2】“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着( )
A.禅让制的开始
B.王位世袭制的开始
C.专制集权的开始
D.分封制的开始
【3】北京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燕和蓟两个诸侯国,和这一史事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
正确答案
【1】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就是约公元前21世纪,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夏朝。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启是夏朝第二代君主,C项建立于公元前221年,D项表述不正确。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传说时代尧舜禹有关,C项从秦朝开始,D项从西周开始。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封功臣于燕,这一年被认为是北京建城的开始,西周的封国蓟国就在今北京地区建立了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尧舜禹有关,C项与夏启有关,D项与秦朝有关。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