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事业单位聘用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干效能的原则,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按岗聘用,竞争上岗。通过实行聘用制,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
什么是事业编制
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干效能的原则,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按岗聘用,竞争上岗。通过实行聘用制,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以上就是对事业单位聘用是什么意思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广东公务员考试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华图教育官网!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过.相对盲目且自发.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主要方式,争取各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局部抗战时期,国内学生、留学生特别是归国留日学生以学生运动为主要形式。掀起了民间外交活动的高潮.1931年9月28日,中央大学学生就质问外交郜部长王正廷为何不积极抗日。1932年3月,部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自发成立国民外交协会.发行《国.民外交杂志>宣传其主张,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宋庆龄、沈钓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以及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展民间外交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
——摘编自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看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时称“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夭系的主要朵道。20)世纪50~70年代,在开辟民间外交的实践中、中国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的方针,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民间外交组织,积极开展与各国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民间外交从开辟国家关系逐步向服务经济建设转型,民间外交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骥等《中国民间外交、地方外交与人文交流70年人民的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垒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吊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启示。
---------------------------------
【答案解析】
(1)变化趋势:民间外交方针逐步规范科学;民间外交地位日益重要;民间外交工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原因: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央政策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官方外交理念的推动。
(2)历史条件:新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环境与外交工作中心发生变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意识形态对立的打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国际环境的变化;多极化、全球化发展。
(3)启示: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对官方外交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服务于新时代中国新型外交关系的建立;积极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民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以民间外交为渠道,深人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不断调整外交主题,扩大民间外交主体,使民间外交活动与国内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民间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民间外交,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1)第一小问关于抗日战争时期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新变化学生可以对照两则材料,找到比较点,从民间外交的基本方针、民间外交的政治地位、民间外交的历史作用等方面并结合材料二中“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代民、官民并举”“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等信息进行作答。第二小问于关于抗8战争时期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变化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中“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代民、官民并举”以及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等知识进行作答。
(2)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可根据材料中“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以及所学外交关系的突破、多边外交体系的建立、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改革开放等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启示,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外交事业的发展等相关知识,从民间外交对当前中国外交事业新突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进行阐述,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皆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