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意在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
解析同上
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B. 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
C. 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 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
正确答案
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表明教皇鼓励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普遍”说法绝对。
---------------------------------
暂无
一位启蒙思想家,倡导“人民主权说”、提出“社会契约论”。他的思想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他是
A.但丁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的影响。卢梭,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主张。其思想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备受推崇,所以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所以应选B。
---------------------------------
暂无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
答案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
解析:
郗新华战争的特征
1、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
2、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3、作战方式多样化。
4、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扩展知识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形成。战国初年,五霸之一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从此,韩、赵、魏都成为了中原大国,再加上原有的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形成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故选B。
---------------------------------
暂无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与各国分工合作。但是,新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62年,进一步提出“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目标。这些决定表明( )
A.中国已放弃斯大林模式
B.中国已具备较雄厚的工业基础
C.中国要重点发展轻工业
D.工业化要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苏联的做法体现了其干涉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企图,而中国的决定反映了中国要摆脱其控制,且由“完整的工业体系”到“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表明工业化要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故选D项;斯大林模式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一五”计划之后,我国只是建立起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非雄厚,排除B项;中国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而非轻工业,排除C项。
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
B. “三大政策”的推动
C. 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
D. 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
---------------------------------
正确答案
从题目可知,1924年是国民党转变为现代型政党的关键节点,在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体现其开放性,在中共的帮助下发动工人和农民,故B项正确。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尚处于晚清政府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题目中未体现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故C项错误。中国政党政治尚处于发展阶段,故D项错误。所以选B。
---------------------------------
解析同上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帝
---------------------------------
正确答案
忽必烈
个人简介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于1275年到达蒙古帝国的夏都上都(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与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
---------------------------------
暂无
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交通工具进步及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旨体现的就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D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国人物质生活水平,排除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提及“西方工业品的输入”,排除C。故选D。
---------------------------------
暂无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其中的“会”所指的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二大
---------------------------------
正确答案
A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