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A正确。发展资本主义,不属于核心动力,故B排除。提倡民主科学,属于文化思想方面,也不属于核心动力,故C排除。推动实业救国,其目的仍然是挽救民族危亡,故D排除。
---------------------------------
解析同上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其中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故选C。
---------------------------------
暂无
1871巴黎公社革命,马恩总结的经验主要有
A.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B. 必须为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 D.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
答案: ABCD
解析: 1871年3月,巴黎公社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立即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但是巴黎公社仅存了72天。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恩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指出,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D.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概括能力。注意提干要求中“本质问题”,题干中所述的四个不同阶段要求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下多实行的农村土地政策,“给农民土地”在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收归公有”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实行;“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在改革开放后进行;“给农民种地补贴”在当今。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经历过多次调整,但每次调整的共同点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促进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ABC三项均是历史史实,不是本质,故选D。
---------------------------------
暂无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4】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历史性的巨变”是指
A.成立同盟会
B.发动武昌起义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两千多年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
A.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
正确答案
【1】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合并各组织,建立同盟会,这是资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故C符合题意。强学会是维新派的团体,兴中会是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国民党是1912年建立,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根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主张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故B符合题意。民族主义是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权力归全体国民所有,民主主义是反对封建专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推向深入,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故D符合题意。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均是在为推翻清朝统治而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5】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开启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故A符合题意。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专权的表现;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是袁世凯卖国的表现。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
暂无
1912年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 )
A. 太平天国
B. 南京国民政府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D. 中华帝国
---------------------------------
正确答案
依据题干时间限制“1912年1月1日”,结合课本所学,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纷纷独立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机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项符合题意;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贵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A项不合题意;1927年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B项不合题意;如汉朝、唐朝、明朝、清朝等都是不同时期的中华帝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
暂无
甲午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这一负一胜,两次战争结束相距
A.40年
B.50年
C.60年
D.70年
---------------------------------
正确答案
中日两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这两次战争结束相距50年(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
暂无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 马
---------------------------------
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麦哲伦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
暂无
15世纪推动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东方商路的控制
B.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需求量的增大
D.东方的富有
---------------------------------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
暂无
“肩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是由国民党人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叶挺
B. 张学良
C. 李宗仁
D. 孙中山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东北易帜”。结合所学可知,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7年在北京自称陆海军大元帅,后因为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全部承诺,张作霖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军炸死。他的部将习惯称他为“大帅”,称张学良为“少帅”;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