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奥巴马和奥朗德是当今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
---------------------------------
答案
D
解析
法国的总统和美国的总统都拥有实权,包括行政权、军队的统帅权,也是国家的元首。因此ABC都是他们的相同点;D项是他们的不同点,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美国则是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选民负责。
扩展知识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
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内阁的由来:“光荣革命”前是国王的顾问和助手。
权力的加强:“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行政职责。
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
责任内阁制: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称“责任内阁制”。
确立时间:19世纪中期
(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虽然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但是“统而不治”;议会至上,拥有立法大权;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
2.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1)1787年宪法
背景:独立战争后,建立邦联政体,这一政体弊端丛生;西方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三权分立”的表现:
国会 (立法权)
组成:参议院:议员由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任期6年。
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与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
总统 (行政权)
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出,每届4年。
地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联邦法院(司法权)
产生方式: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权力:行使最高审判权,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联邦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评价1787年宪法
进步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了一种新的民主制度——联邦共和制;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美国式民主政治的特点:联邦制;共和制;代议制;两党制(民主党与共和党,驴象之争)。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史称“一票共和”。1875年宪法颁布,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建立。1875年宪法的内容有:
总统:最高行政权、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
议会:两院制,立法权。参议院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内阁: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必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对议会负责。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政体:君主立宪制。
内容:
皇帝: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议会:两院制,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3)法国的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两国议会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都是本国军队最高统帅。
异:德国议会权力较小,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法国议会的立法权更为独立。
法国国家元首要对议会负责;德国国家元首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受到内阁制约;德国皇帝拥有绝对的行政权,首相由皇帝任命并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生存条件脆弱
C.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及脆弱性,故AB错误;“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小农经济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C正确;小农经济生产工具虽简单,但不是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故D错误。
---------------------------------
暂无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清朝
---------------------------------
正确答案
依据材料可知,“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有国王和诸侯王之分,国王对诸侯王进行分封。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唐朝、清朝都没有题干所描述的分封诸侯且君主无权征收诸侯土地赋税的情况存在,只有西周的分封制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
暂无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一类是“特别行政区”。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
A.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
正确答案
依据材料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说明它们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项符合题意。结合课本所学,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国家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建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A项不合题意;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是民族自治区,C项不合题意;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都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
暂无
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这种观念推动了
A.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 B.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C.宗法等级观念的形成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相关特征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的观点并未表现出专制主义思想,A项错误;题干中“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的观点体现出了大一统的思想,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宗法等级观念,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项错误。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概况
知识扩展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 。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之为西周,西周从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 农业繁盛, 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 势力所及, 南过长江, 东北至今辽宁省, 西至甘肃省, 东到山东省。
孙中山先生主张“推翻满清,再造中华”,其革命思想是下列哪一主义的体现
A.民族
B.民权
C.民主
D.民主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材料中的内容是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所以是民族的含义,A项正确,B民权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D民主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
---------------------------------
暂无
1928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
A.大地主阶级利益
B.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大资本家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
答案:
D
---------------------------------
解析
无。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我们常用的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的功能.
(2)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______会引起贫血.
(3)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少量______,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4)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写化学式).
---------------------------------
答案
(1)乳化;(2)铁;(3)维生素;(4)C2H5OH.
---------------------------------
解析:
(1)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将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被水冲走,利用了乳化原理,所以说明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
(2)缺铁易得贫血,所以填铁;
(3)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4)碘酒是碘溶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所以溶剂是酒精即:C2H5OH.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
答案:C
---------------------------------
解析:
①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②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③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④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由此可见上述事件发生的顺序是③②①④,因而选项C正确。选项A、选项B和选项C先后顺序混乱,不合题意。故选:C.
下列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是
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在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C.推行与美国争霸的外交政策
D.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
正确答案
答案A
回忆苏联历史上的改革,①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其他三点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因此应选A项。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