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行测考题

首页 > 河南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考题

2023年河南省考公务员考试盘点行测最怪的题

河南华图 | 2023-02-26 13:49

收藏

  2023年225省考公务员考试盘点行测最怪的题(一)

  2023年公务员225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结束了,考生对一些奇怪的题目一定记忆深刻,小编就来整理下那些最怪的题目。

  一、常识判断

  【例题1】隐存物种又称为孪生种,是指两个生物在形态上的区别较为隐蔽,以至于难以区分,但实际上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下列属于隐存物种的是:

  A.四川种大鲵和广西种大鲵

  B.驴和马

  C.白天鹅和黑天鹅

  D.鸡和鸭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小伙伴们可能会被带跑偏,正确答案可能被首先排除了。四川种大鲵和广西种大鲵,看似是同一物种,其实,大鲵存在隐存物种,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个物种的划分,包括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

  【例题2】在“工业的血液——石油文化展”上,最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是:

  A.《梦溪笔谈》原文摘录

  B.“磕头机”的三维模型

  C.沥青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D.湖南省油田增产的喜报

  试题分析:看到这个题是不是有点懵,大多考生反馈本道题可能全靠刮刮乐了,如何衡量可不可能出现在“石油文化展”上?这是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

  【例题3】稻作裁培、大豆生产、养蚕缫丝、种茶制茶被称为中国“农业四大发明”。下列关于中国“农业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的路线与历史不相符合的是:

  A.茶叶:中国→日本→中亚、西亚

  B.丝绸:中国→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C.水稻:中国→东南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D.大豆: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中国、日本→欧洲

  试题分析:这就是传说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茶叶、大豆本是我们非常熟知的考点,但是对于它们的“对外传播的路线”我们似乎了解,但又不了解,就让很多考生抓耳挠腮。D项:中国大豆公元前3000年前传入日本,公元前1000年传入朝鲜。在汉代之前,中国南方地区尚不知大豆,所以亚洲南部地区,均是在1世纪到地理大发现15世纪之间推广的大豆,在13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1740年传入法国、进而流布欧洲。选项中先到朝鲜的说法错误。

  【例题4】为了避讳,古代君王的名字在说话或行文中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而以改字、缺字等办法处理。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避讳原则的是:

  A.秦代将金陵这一地名改为秣陵

  B.汉代将彻侯这一爵位更名为通侯

  C.唐代佛经中将“观世音菩萨”译为“观音菩萨”

  D.清代将《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改为“天地元黄”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避讳古代君王名”考查历史知识,切入点真是很小众,buff叠满了。A项:秦始皇东巡,随行术士认为金陵山势险峻,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便把王气泄散,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题意与A项表述不一致。

  B项:西汉第七位皇帝为汉武帝刘彻,因此彻侯更名为通侯是为了避其名讳。C项:唐代第二位皇帝为唐太宗李世民,因此改为“观音菩萨”是为了避其名讳。D项:清朝第四位皇帝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此改“天地元黄”是为了避其名讳。所以BCD项排除了。

  【例题10】如果要编纂一部大型宋代百科全书,下列选项可能会被编入的是:

  A.景泰蓝的制作流程

  B.昆山腔的代表人物

  C.正负开方术的演算方法

  D.十二平均律的应用范围

  试题分析:本题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考题形式的升级版,编纂宋代百科全书,就要了解选项中项目的所属朝代。C项:正负开方术是中国古算法,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求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南宋秦九韶在北宋贾宪增乘开方法基础上提出的开方程序,是为《数书九章》的主要数学方法之一。可以写入宋代百科全书。

  A项: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起源于元朝时的大都(即北京市),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由于主要以蓝色作为釉料颜色,故被称为“景泰蓝”。元朝晚于宋朝。B项: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明朝末年汤显祖和清朝初年洪昇、孔尚任等戏曲大师的出现,使昆曲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因此,昆山腔的代表人物最早在元朝,元朝晚于宋朝。D项: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它是由中国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发现。明朝晚于宋朝。所以,ABD项排除了

  做完这道题目,小编自感学识短浅,不明白出题人的苦心,所谓学无止境,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