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综合知识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 教育综合知识

2017河南招教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教育学3

河南华图 | 2017-05-23 15:16

收藏

推荐:华图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百日学习计划”

推荐:2017河南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3.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要长善救失,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答案:D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教学要有针对性,不同学段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5.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包括生理与生理的互补以及生理与心理的互补。

6.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均匀的,是不平衡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7.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不能“陵节而施”,应当“学不躐等”。

8.答案:D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9.答案:D

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

10答案:C

解析:个别差异性体现在个体与个体的不同以及群体之间的差异。

11.答案:C

解析: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3.答案:D

解析:霍尔的“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14.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概念:(1)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2)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15.答案:B

解析:“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这句话体现了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

16.答案:B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应的教育要求要做到抓关键期。

17.答案:A

解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

18.答案:A

解析:“长善救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19.答案:C

解析: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成熟”“需要”,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意思是对孩子无须多加管教,听其自然,像树长大了就会挺拔一样,人长大了就会成为人才。这种观点与内发论的观点一致。

20.答案:B

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特征,教育教学应有针对性,“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阶段性的特征。

二、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既存在人的生理机能之间,也存在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2.答案:错误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先决条件是遗传素质,为个体发展奠定基础。家庭背景是外部环境,提供的是一种条件。

3.答案:正确

4.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及作用。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主导因素的是学校教育。故表述错误。

5.答案:正确

解析: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

6.答案:错误

解析: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物质基础、生理前提和可能性。

7.答案:错误

解析:“不陵节而施”表明教育必须遵循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