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考试试题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 > 考试试题

2017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考题模拟2

河南华图 | 2017-05-24 16:25

收藏

  一、单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6年7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第三个飞跃”指(    )

  A  革命时期:实现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B  建设初期:实现民族从衰落到扭转命运、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C  改革年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2、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     )

  A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B 增品牌、提质量、创利益

  C 增质量、提品牌、创品质

  D 增品牌、提质量、创品质

  3、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文件,号召全体党员“两学一做”(    )

  A.“学党章党规、学领导讲话,做党员”  B.“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C.“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称职党员”  D.“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先进党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使命

  5、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6、关于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说法是:

  A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B 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C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7、某班主任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座位,将成绩后6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后一排,该班主任的做法: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8、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和“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9、下列选项中,属于孔子平等教育思想的是

  A.教学相长                            B.教亦多术

  C.长善救失                            D.有教无类

  10、“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概念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   )的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思想性

  12、不属于《四书》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3、下列哪一项对教学反思意义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教学反思”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B.“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C.“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避免被学生愚弄

  D.“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14、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了________的教学规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统一

  C.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15、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6、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常用的改变方法是(    )

  A. 系统脱敏法           B. 精神分析法       C. 法

  D. 肯定性训练

  17、对处于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原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形象教学,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8、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

  A. 正例              B. 反例              C. 变式              D. 比较

  19、“小李大学毕业之际有两种选择:一是当中学教师,当教师工作很稳定、压力较小,但工资收入低;二是去外资企业做职员,做职员工资收入较高,但工作压力大、风险大。小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在上述材料中,小李所面临的动机冲突为(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20、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属于(   )

  A.具体迁移             B.一般迁移              C.垂直迁移           D.顺序迁移

  21、“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这句西方谚语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

  A 遵循发展性原则         B 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C 尊重整体性发展原则     D 尊重因材施教原则

  22、下列项目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23、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由“美丽”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24、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其中的需要是(   )

  A. 生理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安全需要

  25、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题9分,第二题、第三题各8分,共25分)

  1、教师节前夕,许老师收到了毕业多年的学生小雪的来信:

  许老师,我不会忘记,您陪我走过情绪低沉的时光。突如其来的重病使我一度那么的消沉与无助,是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等我身体恢复后,您又利用休息时间不知疲倦地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

  我不会忘记,为了与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话题,年过半百的您学习制作视频,关注足球赛事,就连“超女快男”也略知一二;我不会忘记,为了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您带领我们一起快乐“悦读”,不会忘记您在课余时间伏案学习的背影……

  问题: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谈谈你对材料中教师的看法。

  2、宋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后,宋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宋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问题: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相关教学理论。

  3.下面是一位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一堂数学0.1元课课:李老师叫学生在课堂上做一道数学题:“买一个篮球是9元5角,一个足球是17元2角,合计要多少钱?”同学们都忙着动手计算,只有小明无动于衷。

  李老师:“站起来!”“做出来了吗?”

  小明:“做出来了,不到30元。”

  李老师:“不对!你这是敷衍我。”

  小明:“怎么不对?9元5角不到10元,17元2角不到20元。所以,9元5角加17元2角,不到30元。”

  “这…这…这没有用!统考时,你不给出准确结果,谁给你分!”李老师脸都气白了。

  请用教育学知识评价该老师处理这一事件的做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1、教学材料:某版本四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爱我家》,旨在让学生在感受到家人关爱的基础上,向家人说出自己的爱,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2)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20人,请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理由。

  五、作文题(40分)

  阅读下面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农村离休教师蒋国珍的生活极度俭朴,用全部收入奖励和资助贫困学生。蒋国珍说,有人说我很傻,神经不正常,说我无儿无女,却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全部给了别人。我是这样想的,正因为我没有儿女,所以我把天下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儿女。通过他们,我延续了希望和梦想。我拿钱供他们上学,也等于为国家作了贡献。

  蒋国珍扎根基层,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无私奉献,谱写了绚丽的人生篇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CABAD   6-10 CBCDB  11-15 BDCDB   16-20 DBCDB  21-25 BAACC

  1.  C 【解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的三次飞跃,分别为,ABC选项中的表述,题干问的是2016年7月1 日习近平指出的,选第三个飞跃,即C.

  2.  A【解析】工匠精神,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故选A.

  3.  B【解析】“两学一做”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4.  A【解析】 依据《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署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

  故选A.

  5.  D【解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的为人师表,即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6.  C.【解析】A选项,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选项,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D选项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故ABD均错误,选C选项。

  7.  B【解析】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座位,将成绩后6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后一排,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排除AC。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老师将成绩差的学生排在后排,没有尊重学生,故选B。

  8.  C【解析】A选项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还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B选项杨贤江著有我国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大纲》;D选项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C选项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和“活教育”思想,故选C.

  9.  D【解析】AC选项中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均出自《礼记·学记》;B选项教亦多术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D选项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故选D。

  10.  B【解析】“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是我国教育孔子的话,好之,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题干B为贴切。

  11.  B【解析】产婆术使用问题法,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12.  D【解析】《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D选项《春秋》属于《五经》之一,故选D。

  13.  C【解析】C选项“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避免被学生愚弄,显然错误。

  14.  D【解析】题干中“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强调的是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的双边活动,既强调教师是教的主导,同时也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故选D.

  15.  B【解析】探究学习的实施过程始于问题,后落脚于反思。

  16.  D【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 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17.  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当中的阶段性,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8.  C【解析】变式即通过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的方式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19.  D【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择业为多重趋避,当中学老师本身这一选择为一种趋避冲突,去外资企业做职员也是一种趋避冲突,所以为多重趋避。

  20.  B【解析】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

  21.  B【解析】“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强调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22.  A【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有:(1)利用随意识记或有意识记,(2)多种感官参与,(3)复习形式多样化,(4)划线。根据种表明A选项错误。

  23.  A【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其主要特点是求异、创新。例如,一题多解。

  24.  C【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别的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25.  C【解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主要体现人格的复杂性特征,该题选项中没有这一选项,那么遵循单选题做题原则,从4个选项中选佳选项,整合性。(此题为某招教考试考题原题)

  二、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许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案例中许老师在学生重病,身体健康不好情况下,不但在学习上而且在思想上都对学生进行关爱,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2)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案例中许老师年过半百的学习制作视频,伏案学习,带领学生一起“悦读”,符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2.【参考答案】

  我非常赞同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因为案例中的老师运用了几种教学原则、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所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案例中主要运用的教学原则有: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的老师不断的引导学生讨论,辩论、思考问题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

  2.直观性教学: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案例中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前搜集资料,游戏的方法将聚落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案例中还运用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把教学看成是一种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案例中的老师自始至终注重都注重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没有满堂灌,符合新课改理念。

  综上所述,我非常赞同这为老师的做法。

  3.【参考答案】

  案例中的教师做法是不对的,不能很好的运用了教育机智。在课堂上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应该发挥教育机智,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正确地化解问题。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脸都气白了。对学生严厉批评,把学生的回家当做是敷衍行为。不但不能化解危机而且可能使得矛盾激化。

  案例中教师不符合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认为教学看成是一种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课程的开发和创生的过程,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鼓励,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案例中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进行批评,把教材当做圣经,抹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不符合新课改理念。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1)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2)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3)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四、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1.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家人是如何爱我们的?”。学生作答,教师提问:”那我们今天来勇敢的说出你的爱?“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感知教材(带着问题分组朗读课文)

  理解教材(共同欣赏相关视频,从感性上加深学生对爱的感悟)。

  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所搜集的相关我爱我家的素材,并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解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作答。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后,老师进行总结

  三、巩固知识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请学生利用今天所认识的知识来谈谈如何表现出对家人的爱。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请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

  五、拓展延伸

  2、教学材料: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写出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做法。

  相关情况:教学对象为某乡镇学校八年级(2)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30人。

  活动内容:北京和奥运渊源

  活动方式:舞台表演

  具体做法:把30个学生分成5组,每组6人,要求每组学生创编舞台剧,要求学生展示北京和奥运渊源。

  学生分组回答完毕后,教师评价并总结(给予肯定、赞扬或给出更好的解答方案)

  五、作文题

  (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