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公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要通过发文机关办公厅审核
B.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必须加盖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C.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的,只需抄送相关上级机关
D.向上级机关请示事项,若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原文转报上级
2.公共行政环境的(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特殊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约束性
3.下列法律现象与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A.春秋决狱——春秋
B.亲亲得相首匿——唐朝
C.“翻异别勘”——宋朝
D.“化外人”相犯,依本俗法——元朝
4.甲的女友向甲提出分手,甲因爱生恨,欲与女友同归于尽。某日,甲携带匕首约女友见面。当女友再次表示断绝关系后,甲掏出匕首朝女友胸部刺去。当甲看到女友痛苦地倒下时,又心存不忍,急忙将女友送到医院,但其女友终因伤势过重死亡。甲的故意杀人行为属于( )。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5.一日,小刘养的狗将邻居小王咬伤,小王起诉小刘请求损害赔偿。在诉讼过程中,小刘认为小王被咬伤是因为小王故意逗狗在先。关于本案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小刘应当就小王受损害与自己的宠物狗没有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B.小王应当就自己没有逗狗的故意负举证责任
C.小刘应当对小王故意逗狗而遭狗咬伤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D.小王应当就自己受到小刘的宠物狗伤害以及自己没有逗狗的故意负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见下页!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选项A,《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20条第2款规定:“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选项B,该条例第9条:“……(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选项C,该条例第15条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答案】C
【解析】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故A项对应错误。
“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的原则之一,是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的罪行,均可互相隐瞒包庇,而且减免刑罚。故B选项对应错误。
“翻异别勘”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审判制度,指在诉讼中,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翻异),事关情节重大,一般由另一法官或其他司法机关重审(别勘)的制度。所以C选项对应正确。
关于“化外人”犯罪的原则,唐代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所谓“化外人”,指“蕃夷之国”的人,即外国人。按照唐律规定,同属一国的侨民之间的犯罪,由唐代按其本国的法律处断;不同国籍的侨民犯罪,由唐代按照唐律处理。所以,D选项对应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4.【答案】B
【解析】《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该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该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不属于犯罪预备,排除D项。甲停止犯罪并非意志以外的原因,排除A项。甲的犯罪行为实施终了,且没有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属于犯罪中止,排除C项。本题正确答案为B。
5.【答案】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由此,本案中,小刘作为动物的饲养人,应该就受害人小王有过错在先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