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15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4)

河南华图教师考试网 | 2015-05-18 14:18

收藏

  2015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陆续开始,河南华图教师招聘网提供考试模拟试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的学者是 ( )

  A.霍尔 B.洛克 C.华生 D.卢梭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51年 B.1958年 C.1985年 D.1986年

  3.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教学法 B.个别辅导法 C.合作学习法 D.谈话法

  4.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 ( )

  A.朱熹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7.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根本上制约于一定社会的(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哲学、文化传统

  D.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8.“身教重于言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广延性

  9.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 )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10.“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的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12.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的是( )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埃及 D 古代希腊

  13.教育从生产劳动中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1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15.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于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A.普通教育 B.基础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16.通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 )

  A.因材施教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7.我国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礼记》

  D.《论演说家的教育》

  18.决定教育的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19.根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B.稳定性、灵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C.发展性、灵活性、整体性等原则

  D.迁移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原则

  20.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学校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广义教育的构成因素(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2.以下属于学生享有的人身权的是( )

  A身心健康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E名誉权和荣誉权

  3.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狄尔泰 B.梅伊曼 C.利特 D.拉伊 E.杜威

  4.下列教育家中,属于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 )

  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康德 D.小原国芳 E.裴斯泰洛齐

  5.备课的内容包括( )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考试命题D.制定好教学进度计划

  6.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7.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 )

  A.用眼神提醒学生

  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

  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

  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

  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8.“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9.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10.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ABCDE)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E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 ____的过程。

  2.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价值。

  3.教师职业的大特点在于 。

  4.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__________________。

  5.创新教育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 __。

  6.教育目的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7.德育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 三种形式。

  8.综合课大体上由组织教学、______、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

  9.随着人类历史次工业革命,西方近代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的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公立教育的崛起以及__ __是其巨变的重要表现。

  四、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学校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正式产生了。( )

  2. 宗教教育是迷信活动,不能起到道德教育作用。( )

  3.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4.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

  5. 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 )

  6.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 )

  7. 终身教育就是成人教育,是许多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

  8. 教育中针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心。( )

  9. 学生在某一学科期末和期中两次考试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信度很低。( )

  10. 国家教育体制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5分,共20分)

  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2.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3.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4.简述教科书编写所遵循的一般要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刚下,北京二中的学生边标就往操场跑,他要去上选修课—跆拳道。“现在,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也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了!”北京二中的一个学生兴奋地告诉笔者,这个学期他选择了网页设计作为选修课。而在过去,学生选修课的内容都是由校方安排,学生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这个学期一开学,二中的学生们就接到一张民意调查表,调查的内容是:你想上什么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回答,学校开设了网页设计、广告策划、跆拳道、多媒体制作、趣味物理学、摄影、篮球、服装设计等31门选修课。结果,全校有1721名学生选了课,平均每人选了一门以上。其中,网页设计、广告策划、跆拳道都报了100多人,学校只好分班上课。

  北京二中副校长钮小林说:“选修课内容设置的变化只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是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为重点。”据了解,该校自实施新的选修课以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钮校长还说,在这次选修课改革的基础上,他们还将扩充选修课的内容。

  结合上述案例,请回答:什么是选修课?为高中生开设他们感兴趣的、名目繁多的31门选修课,“上什么课学生做主",好不好?谈谈你的理由。

  2.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常听到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C

  【解析】略

  2. 选D

  【解析】《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

  3. 选D

  【解析】谈话法又称问答法。

  4. 选B

  【解析】以模范、典型人物影响学生属于德育方法中的榜样法。

  5. 选C

  【解析】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6. 选C

  【解析】《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 选A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②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第三,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

  8. 选B

  【解析】“身教”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

  9. 选A

  【解析】略

  10. 选D

  【解析】“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强调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

  11. 选D

  【解析】通过个人影响集体,通过集体影响个人,是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管理的典型特征

  12. 选C

  【解析】“以僧为师”是宗教教育古代印度、埃及都有这样的特征,而“以吏(书)为师”是古埃及文士教育的重要表现。故选C。

  13. 选A

  【解析】BD为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教育从生产劳动中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

  14. 选C

  【解析】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都是不正确的。

  15. 选D

  【解析】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性

  16. 选A

  【解析】略

  17. 选B

  【解析】略

  18. 选A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问题: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品德教育的内容。

  19. 选A

  【解析】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佳效果的恰当位置。(2)迁移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3)生理适宜原则;课程表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是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高度优化状态。

  20. 选B

  【解析】古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为统治阶级控制,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ABD

  【解析】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 选ACDE

  【解析】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基本、重要、内涵为丰富的一项权利。由于未成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3. 选BD

  【解析】德国的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而德国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4. 选BE

  【解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5. 选ABD

  【解析】略

  6. 选ACD

  【解析】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有:A互相访问B通讯联系C召开家长会D在学校训组织家长委员会E举办家长学校等。校外指导通常针对的是对未成年人的指导。民主评议是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或各类思想教育活动中,党团组织或行政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对某一个人在思想、学习、组织纪律、工作、谦洁等方面的评价。把大家的评价综合起来,形成文字材料。民主评议也属于应用写作的一种,要求撰写时既要有好的方面,也要有缺点、不足方面,不适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7. 选ABC

  【解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课堂管理应以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教学为基本原则。

  8. 选AE

  【解析】家庭、教育、文化都属于环境的范畴。

  9. 选ADE

  【解析】略

  10. 选BCDE

  【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非制度化教育

  2.延时

  3.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人格关系

  5.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6.质量标准 规格要求

  7.艺术陶冶

  8.检查复习

  9.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四、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

  【解析】学校产生与奴隶制社会。

  2. ×

  【解析】略

  3. √

  【解析】教育包括教学,除此之外还包括德育等。

  4. ×

  【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任何一项都不可偏废。

  5. √

  【解析】略

  6. √

  【解析】教育机智教师灵感的突现,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7. √

  【解析】

  8. ×

  【解析】违背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 ×

  【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学生期中与期末考试采用不是同一张试卷,属于两个测验。

  10. √

  【解析】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5分,共20分)

  1.【参考答案】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①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第三,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2.【参考答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参考答案】由于社会生产里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动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给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急剧变化。为了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致有五大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4. 【参考答案】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三)强调内容的适用性

  (四)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

  (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参考答案】(一)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在学校中是至高无上的,教师奖励与惩罚、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其所在班级学生所取得的分数直接相关。学生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则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伴随着教师高强度的“知识传递”,教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教师权威无疑是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从而控制学生干扰行为的便捷、有效的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由此形成班级管理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的好的,受到鼓励,并越来越好;学得差的,受到批评,并越来越差;受到鼓励的,不断进步为好学生;受到批评的,逐渐退化为“双差生”。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的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希望能为班级做点事,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解析】首先指明问题所在,之后结合实际谈一谈原因和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

  2.【参考答案】(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参考答案】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北京二中为高中生开设他们感兴趣的、名目繁多的31门选修课,“上什么课学生做主”,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新的科技成果和人文动态,培养更具时代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彰显了新课程的新风貌。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选修课的实施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师与教学问题。处理好选修课的评价中对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我国选修课尚未普遍实施,相关制度和管理尚缺乏经验,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做好学生的选课的指导等工作。

  2.【参考答案】一、建立的平等师生关系,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孩子交给了老师”,构成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不得侮辱和体罚学生。学生也应尊重老师,努力完成学校的学业要求,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二、坚持了德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家长这样说,只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对老师的信任,一种对老师尊重。也是表明一种和老师的关系,孩子如果犯了错误,相信老师的处理,家长将和老师站在同一立场上。坚持了德育的一致性原则,即坚持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三、教师不能打学生,教育法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需采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解析】还可以从传统的学生观、教师观和班主任的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