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河南各地市公务员,事业单位,招教,银行,医疗等考试信息汇总
一路飞奔的“二师兄”近停下了脚步,强“猪周期”戛然而止。究其原因是生猪供应短缺导致今年猪价大幅上涨,进入6月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大猪存栏比例上升,出栏肥猪增加。与此同时,生猪价格高位震荡不仅对养殖户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生猪养殖业的弱势。
在持续上涨16个月后,6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下跌。
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3月生猪价格只有每公斤11.6元,而这也是新一轮上涨通道的起始时间。6月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升至每公斤21.21元,创历史新高。随后小幅震荡,但6月13日、6月14日生猪价格连续两天暴跌,至每公斤20.6元。6月30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跌至每公斤18.99元,自历史高点下挫10%。”
猪肉价格见顶回落是否意味着“强猪周期”见顶结束了呢,猪价步入下行通道?市场人士认为这可未必。
为何一泻千里
芝华数据分析师袁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猪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跌。根据芝华衡量全国生猪均价的芝华生猪指数显示,目前猪价较5月底下跌了8%。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猪供应短缺导致今年猪价大幅上涨,但进入6月以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出现了缓解,特别是6月中旬开始,大猪存栏比例上升,出栏肥猪增加。短缺格局的缓解,给猪价下调提供了基础。”
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记者表示:“猪的标准出栏体重在110公斤,超过这个体重继续养殖,猪更容易长肥肉,在标准体重之上的猪被称为牛猪。”
他进一步指出,其实每轮猪周期上涨期均会出现的压栏、惜售现象,2015年3月18日生猪市场进入新一轮猪周期后也不例外。
2016年春节过后的牛猪数量却较往年明显偏多。原因主要是之前3年的亏损导致养猪人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又赶上2015年末2016年初春节前后发生严重猪病,导致伤亡率偏高。所以在春节后需求淡季猪价不跌反涨,头均盈利逐渐攀升至1000元以上,养殖户普遍希望通过压栏养牛猪来挽回损失、抓住这次难得机会。同时,生猪市场也出现了罕见的猪价创历史高位,而玉米豆粕价格罕见低位,导致造肉成本大幅下降,为养牛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因此,春节过后本该各月出栏的标准体重猪被压栏,并开始积蓄。至6月份,生猪市场已经积蓄了一定量的牛猪。
但5月开始,从复合多维、多矿等饲料添加剂到玉米、豆粕、小麦麸等大宗原料,价格开始一个价地大幅上涨。以豆粕为例,6月6日时我们搜猪网监测的养殖户拿到的豆粕价格还在2.8元/公斤左右,但3天后的6月9日便暴涨至了3.36元/公斤,3天暴涨了20%。
“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育肥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饲料转化率较低的超大牛猪。养殖户只能加紧卖猪,牛猪的集中出栏打压了价格。再加上今年屠宰企业效益不佳,上游生猪价飙升,不高价收不到猪,但下游肉价涨幅小于上游生猪价,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则消费者会转去消费鸡肉、牛羊肉等其他肉类。现在牛猪出栏,生猪价格松动,屠宰企业趁机联手压价,促使生猪价格快速回落。”冯永辉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供应增加还叠加了需求低迷。
袁松进一步指出,消费方面,端午节后,天气转热,部分地区气温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导致消费下降。使得屠宰企业需求下降,从而产生压价需求。阶段性的供需紧张局面的缓解,是猪价持续下跌的基础。猪价下跌后,养殖户有产生恐慌性抛售,导致猪价继续大幅下降。
冯永辉指出,目前各大中院校陆续放暑假,集中消费减少,而个别地区的储备肉投放和进口猪肉也对猪肉价格起到了平抑作用。
猪周期未结束
猪价持续下跌使得市场开始怀疑强“猪周期”的威力。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从肉价上涨开始,农户增加母猪养殖,母猪存栏量大增,导致生猪供应增加,受此影响肉价开始下跌,跌到养殖成本下农户开始大量淘汰母猪,导致生猪供应减少,然后再促使肉价上涨。
而2015年开始的这轮“猪周期”的背景是,2014年开始的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养猪不赚钱乃至亏损,在肉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养殖户选择退出,直到陷入供需严重失衡后,进而引发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
“目前,生猪供应并没有改善,农业部公布的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跌0.3%。春节前后仔猪因五号病和流行性腹泻等大量死亡,奠定了今年生猪供应短缺格局,6月牛猪出栏使得市场供应增加并不是猪出栏多了,而是出栏的猪太肥,市场上猪肉多了。阶段性的供应增加难改总体供应偏紧的事实。而且市场上压栏的牛猪数量有限,在恐慌抛售后,已经耗尽,猪价止跌回稳。6月30日,生猪价格没有续跌。”冯永辉指出。
袁松也表示,生猪产能刚开始恢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本轮“猪周期”还没到顶。
冯永辉指出,2016年3月18日搜猪网发布年报预测,2016年生猪价格高点在每公斤21元左右,而且高点出现的时间可能等不到七八月份,但猪价高位的持续时间可能延续到九十月份。2016年猪价有望创历史多项纪录。
“猪价创新高并不会立即下跌,2004年、2007年、2011年皆如此,过去这三个猪价高峰区域从未出现过如此大幅度的暴跌。猪价能在高位徘徊数月,才开始下跌,因此虽然生猪价格可能高点已经出现,但不会马上步入下跌通道,猪价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冯永辉表示。
但他同时表示:“现在的好行情也意味着生猪市场的危机已经到来。根据二元母猪的价格来判断,母猪大量补栏已经在今年2月中下旬开启,预计八九月开始,出栏生猪将上升,供应逐步恢复,因此如果2016年中国生猪价格保持在每斤9元以上,2017年猪价就会大幅下跌。”
他进一步指出,“猪周期”的真正机会,只存在于“猪周期”的交替期,“猪周期”的风险则存在于猪价高的时期。目前,猪价已经处于历史高时期,养殖户需警惕未来的风险。
凸显产业链缺陷
生猪价格高位震荡不仅对养殖户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生猪养殖业的弱势。
今年生猪生意虽然不错,但高价也是脆弱的,近期牛猪出栏,屠宰企业联合压价,收猪价在6月14日甚至出现每斤暴跌1元。
“上游养殖户议价能力很弱。”冯永辉指出。
他指出,我们在五月就开始提醒养猪人,从以往的情况看,只要生猪供应紧张导致屠宰企业生猪收购困难,从而不得不提高生猪收购价,其会将猪肉价格提的更高,从而转移风险。但需求的低迷导致转移给消费者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随后的几个月中,屠宰企业受制于两端的压力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屠宰企业和养猪人、消费者之间的定价权博弈会全面升级。
牛猪出栏给了屠宰企业压价机会,否则绝大部分屠宰企业将面临亏损、资金链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明明屠宰企业步步危机,为何养殖户依然处于弱势。
冯永辉强调,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年出栏万头肥猪的大规模养殖场仅占5%左右,年出栏500至1000头猪的夫妻猪场占比较大,还有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生猪价格大涨大跌,均衡供给难以持续。
据他透露,现在大养猪厂都在纷纷建立包括温室等基础建设,基本上一年出来十万头猪的养殖场需要投入建设期一年,后续还要引进母猪、小猪储备。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但如果养猪场规模上来,未来生猪行业集中度、规模效益显现,猪周期也会出现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