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试考题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 考试考题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题解析

河南教师考试网 | 2017-09-02 16:21

收藏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A

  解析: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指的是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根据题干分析,选项A正确,而其他【解析】均不符合。

  2、【解析】:C

  解析: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要求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学生作为有发展潜力的人,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其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统一的。故选项C正确,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潜力,选项A未面向全体学生,选项B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选项D未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及个潜力的发展。

  3、【解析】:B

  解析:根据教师观可知,万老师的教学效果差是未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上的偏差,故选B,而选项A,教学态度是值得肯定的,选项C和D题干均未涉及。

  4、【解析】:A

  解析: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小虎总爱抢答,但基本上都答错,反映了其思考过程的不认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小虎多思考。故选A。

  5、【解析】:A

  解析:纲要里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六十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试行优质高中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故选A。

  6、【解析】:B

  解析:申诉权是指学生在受到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时,可以向学校或相关主管部门申述理由,请求处理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和权利,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对侵犯者提起诉讼。申诉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赋予学生的权利。题干中小刚同学因对学校处分不服,因此被申诉人是学校,故选B。

  7、【解析】: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合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学校张贴学生成绩,将成绩公示,披露了学生隐私,属于不当做法,故选D。

  8、【解析】: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故选C。

  9、【解析】: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第六十条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老师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益,属于不合法行为,教师是没有罚款的权利的,故选C。

  10、【解析】:D

  解析:根据《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第六十七条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题干中张某的行为是不合法的,故选D。

  11、【解析】:D

  解析: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故选D。

  12、【解析】:B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故选B。

  13、【解析】:C

  解析:骨干闵老师的行为与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要求中的关爱学生相违背,将自己不顺的情绪带入到课堂中,是不正确的,应该要为人师表,注重管理调试自己的情绪,故选C。

  14、【解析】:D

  解析:王老师的行为与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要求中的终身学习是统一的,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与时俱进,故选D。

  15、【解析】: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合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享有隐私权,有权保守自己的秘密和维护自己的尊严。老师私自搜小刚的书包和抽屉,侵犯了小刚的隐私权,属于不当做法,故选A。

  16、【解析】: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本题中李老师明显没有做到此项要求。故选B。

  17、【解析】:C

  解析: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兼物理研究所所长伦琴教授(1845~1923年),在他从事阴极射线的研究时,发现了X射线。也叫伦琴射线,故选C。选项A铀的发现是1841年,佩利戈特指出,克拉普罗特分离出的“铀”,实际上是。选项B中子的发现是由的英国物理学家于1932年发现的。选项D镭的发现是居里夫人。

  18、【解析】:B

  解析:因为油和水不相溶,而且油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如果用水灭火,油在水上面,水起不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而且因为有水托着,油的表面积反而会更大,所以接触空气的面积会更大,火也就着的更大了。所以给油灭火不能用水,而是需要取灭火器灭火,故选B。

  19、【解析】:C

  解析:文成公主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唐贞观14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故选C。

  20、【解析】:C

  解析:属于文学常识题,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为《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而《母亲》则不属于“自传体三部曲”其内。故选C。

  21、【解析】:B

  解析:此诗作为唐代“诗奴”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清代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故选B。

  22、【解析】:A

  解析: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故选A。

  23、【解析】:A

  解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事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整理《诗》、《书》,并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故选A。

  24、【解析】:B

  解析:风笛,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民间乐器。风笛属管乐器,发声原理类似于风琴、手风琴以至于口琴,靠气流振动哨片(装在管内)发声。其发音原理是演奏者向气囊内充气,再把气囊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气囊上的和旋管内鼓簧发音。而横笛、萧、埙均为中国传统乐器。故选B。

  25、【解析】:D

  解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何占豪、陈钢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于上海首演并获得好评。该曲题材取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故选D。

  26、【解析】:C

  解析:分页符为分页的一种符号,用在上一页及下一页开始的位置。在word中,页眉中不能插入分页符,故选C。

  27、【解析】:C

  解析: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时,第一张幻灯片为标题幻灯片版式,默认版式为正标题和副标题框,后面所建立的幻灯片默认版式都是“标题”和“文本”版式,故选C。

  28、【解析】:D

  解析:根据题干“植物不可能都是多年生的”,可以推出有的植物必然不是多年生的,而其他选项则不能推出。故选D。

  29、【解析】:B

  解析:从已知条件②和③可以确定学金融的是重庆人,由条件①可知,乙是重庆人 ,所以他学的是金融,由条件④结合“乙是重庆人,学的是金融” ,可知丙学的是法律,贾学的是外语,再根据条件②可知,甲是北京人,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解析】]:

  答:材料中王老师的做法符合在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下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既新鲜又激动。但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表明了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构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其主体程度较低,范围较窄,在写作业中学生往往比较被动,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是独特的人,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自设作业”,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王老师将其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学生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的统一体。材料中王老师通过“自设作业”的活动,达到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综上所述,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做法十分符合现代教育的学生观,教学效果也很明显,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是可以借鉴并加以创新的。

  31[参考【解析】]:

  答:针对材料中小威和小蕊这对孪生兄妹的情况,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蒋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材料中,蒋老师应该主动找小威和小蕊分开谈话,赢得他们信任后吐露心扉,寻找他们之间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同时还可以适当地与其家长沟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不要盲目对比,而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各自的优点,从而才能缓解小威和小蕊之间的矛盾。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严格遵守教育规律,践行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同时也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促进其发展。在材料中,蒋老师针对小威和小蕊的情况应该与小蕊谈心,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告诉小蕊她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要鼓励她不要以以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是看到自己及小威身上的闪光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蒋老师也应该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组织班级专题活动,例如叫学生寻找自己及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评选“文明之星”、“歌唱之星”、“绘画小天才”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3、终身学习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动力,作为教师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学会总结反思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撰写教学日记,从而才能不断提高与进步。蒋老师面对小威和小蕊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向学校有经验的老师求助,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同时与班主任及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寻找出一条良好的解决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总之,在材料中面对小威和小蕊的问题,蒋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作用,秉承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及终身学习的职业原则,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2[参考【解析】]:

  答:(1)重复和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重复和变化是不同的,重复代表了相同元素多次出现,变化意味着不同元素的出现。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只有变化而没有重复,容易陷于散漫凌乱;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就必然单调枯燥。

  (2)故宫的“千篇一律”主要表现在不断重复的朝房,其中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规矩中而又富于变化;而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结合中,故宫的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各处景色与光影结合,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故宫的形象从而在重复与变化获得最高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题

  [参考【解析】]:

  拟题:“书之岁华,其约可读”/“试论读书的重要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梦之路更开阔”/“畅游学海,勇攀书山”等

  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唐)

  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前苏联)

  4、“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英)

  5、“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俗语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唐)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三国)

  与“读书”有关的名人故事:

  1、“凿壁偷光”——西汉匡衡

  2、“囊萤映雪”——晋朝车胤

  3、“辣椒驱寒”——鲁迅先生

  4、“三脚床”——王亚南

  5、“悬梁刺股”——汉代孙敬

  参考范文:

  书之岁华,其约可读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更是强调了书籍对人类自身的重大意义,“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的确,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大地,书籍也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读书不能解决我们的吃穿用度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心灵需要书籍的塑造与满足。读书本身就是个自我历练,自我提升的艺术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我们常说,书籍是开启人们心灵的一把钥匙。读书的目的有各种各样,但根本的一点:读书能提升人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感悟和审美上的享受,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无法否认的。在现今“人格物化、人性钱化、人品锈化”的风气熏陶下,我们更加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坚守住读书,这个人生基本的阵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读书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为了升学考试,为了各种级别证书的考试,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体会读书本身的乐趣了。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读书的最大乐趣。书籍本身是一种艺术品,而阅读过程更是对艺术的品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