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科知识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资料 > 学科知识

2019下半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体育考点直击(一)

华图教育 | 2019-10-23 14:46

收藏

考点一·细胞

1.线粒体是由双层膜构成,内含DNA和RNA,能进行自体复制。可氧化分解各种能源物质,合成ATP,供给细胞生命活动,被称为细胞的“能量站”。
2.细胞核一般只有一个,位于细胞中央;骨骼肌细胞有几十个至几百个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细胞膜结构为双层磷脂间夹有蛋白质分子。

考点二·肌肉组织

1.肌肉组织 分类: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其中心肌和平滑肌是不随意肌,骨骼肌是属于随意肌。
2.心肌与骨骼肌相比不易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节律性是心肌的特性。
3.骨骼肌有多个细胞核,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含有线粒体。

考点三·肺的基本结构

肺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
1.导气部: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2.呼吸部: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3.人体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交换完需要通过的结构称为气血屏障。

考点四·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考点五·内分泌系统

1.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胸腺等。
2.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由左叶、右叶和甲状腺峡部组成。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于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
4.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促甲肾上腺素被称为儿茶酚胺,运动应激会影响儿茶酚胺的分泌,运动强度大,分泌多 ,强度小分泌少。
5.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不足易导致高血糖。

考点六·

1.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是运动的结构基础,关节可约束环节做各种转动,骨骼肌是完成运动的关键。
2.骨的发生:有膜内成骨(膜化骨)和软骨内成骨(软骨化膜)两种。
3.骨的生长:增粗取决于膜内成骨方式;长长:长长取决于软骨内成骨方式。
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种族、遗传和激素的作用是内因;营养、维生素、机械力和体育锻炼是外因。

考点七·骨连接

1.骨连接也称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
2.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①屈和伸: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运动。
②内收和外展:运动环节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
3.关节活动幅度的影响因素: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关节囊的厚薄及松紧度、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周围的骨突起

考点八·肌肉的工作条件

1.近固定和远固定
在四肢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近侧端附着点相对固定的工作条件称近固定(或近侧支撑),而肌肉的远端附着点相对的工作条件称为远固定(或远侧支撑)。
2.上固定和下固定
在躯干和头颈肌肉收缩时,肌肉的上端附着点相对固定的工作条件称为上固定(或上支撑)而肌肉的下端附着点相对固定的条件称下固定。
3.无固定
在躯干和头颈肌肉收缩时,肌肉两端的附着点都不固定的工作条件称无固定(或无支撑)。   

考点九·原动肌

运动中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参与完成动作的肌群,例如,完成足球脚内侧踢球动作的原动肌是大腿内收肌群,后蹬跑支撑腿蹬伸阶段的原动肌是股四头肌和臀大肌。

考点十·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1.向心收缩,张力大于阻力,起止点互相靠近,例如仰卧起坐时,人体由仰卧位至坐位腹直肌是向心收缩;持哑铃臂前屈肱二头肌的向心收缩;
2.离心收缩,张力小于外力,起止点相离,例如仰卧起坐时,人体由坐位至仰卧位时,腹直肌是离心收缩;持哑铃臂前屈再复原,是肱二头肌的离心收缩;
3.等长收缩,张力等于外力,肌肉收缩但长度不变,例如蹲马步、十字悬垂、手倒立等静止动作时。
4.超等长收缩,肌肉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跳深练习时股四头肌作,游泳时的划臂动作肱二头肌作超等长收缩。

考点十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

1.快(白)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无氧代谢能力较高;反应速度快,收缩力量大,但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2.慢(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无氧代谢能力较高,反应速度慢,收缩力量较小,但收缩能持久、不易疲劳

考点十二·心脏的结构

心分为左半心和右半心两部分,两半心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开,互不相通,同侧房室相通。

考点十三·心脏节律起搏点

心脏的节律起搏点是窦房结,它所产生的自动节律性兴奋,使心房和心室产生节律性的收缩活动。

考点十四·心率

1.基础心率:清晨、空腹、静卧、常温下测得的心率。
2.心率范围:成人正常安静心率约在60—100次/分之间,若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新生儿的心率可达130次/分以上。
3.最大心率:心率增加的最大限度叫最大心率,又叫极限心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减少0.7-0.8次/分。计算公式,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或最大心率(次/分)=210-0.8*年龄

考点十五·运动对心脏形态变化的影响

耐力性的运动员心脏会发生良好的变化,主要是心室腔增大,而爆发力型的运动员主要是心室壁增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