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河南招教考试易错知识点汇总

河南华图教师考试网 | 2015-05-18 15:06

收藏

  1.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A )

  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

  2.短时记忆的编码主要是( A )

  A.听觉编码 B.视觉编码 C.意义编码 D.表象编码

  3.京剧中演员做骑马的动作表示骑马用的是想象的 ( C )

  A.预见功能 B.充功能 C.替代功能 D .表现功能

  4.千手观音的形象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加工方式?B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5.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加工方式? A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6.想象的功能有( ABC )

  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替代功能 D.表现功能

  7.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8..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 B )。

  A.表象的直观性 B.思维的间接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想象的有意性

  10.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中的 ( 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宗教感

  11.人的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 ABC )。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动作姿势 E.腺体变化

  12. 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 ( ADE ) 。

  A.生理唤醒 B.对事物的反映 C.态度 D.主观体验 E.外部行为

  13. 缺乏意志果断性的表现是(D )

  A.顽固执拗 B.怯懦 C . 独断性 D. 草率决定

  14. 下列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

  A.动机 B.兴趣 C.记忆力 D.意志

  15. 一名5岁的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那么他的智商应该是( C)。

  A. 83 B. 100 C. 120 D. 110

  16.斯腾伯格的智力论把智力分为以下哪些成分( ABC )

  A.成分亚理论 B.情境亚理论

  C.经验亚理论 D.共同亚理论

  17.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名词解释

  1.记忆 2.无意识记 3.有意识记 4.遗忘 5.前摄抑制 6.倒摄抑制

  案例分析

  1.教师在写板书时候,常把重要的地方用彩色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请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要点:这是利用了影响知觉的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

  ①刺激物的强度。阈限范围内越强烈的刺激,越易被选择知觉。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如教师批改作业,用红笔明显。

  ③对象的活动性。夜空中的流星、霓虹灯广告、音响、幻灯等都易吸引人们的知觉。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知觉选择的对象和背景区别越小越能区分,越相似越难区分。

  2.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答案要点: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3.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复习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

  2..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老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起同学们的哈哈大笑。

  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这些学生是为了满足哪个层次的需要?如果你是老师,如何处理为好?

  答案要点:(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生理学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他们是为了满足尊重和爱的需要。因为这些学生受老师关注较少,在同学中一般地位不高,所以,他要寻找机会表现自己。

  (3)如果我是教师,可采取以下办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给予合适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活动中,根据学生特长,提供表现机会;在同学中,只要他们有了进步,有了成功,就及时表扬,满足这些学生的心理需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